您的当前位置:学校主站 → 实验校 → 德育经纬 → 心理健康
新闻阅读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渗透教育
[日期:2011-05-04]      来源:      作者:
      点击:357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渗透教育

 

一、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渗透教育势在必行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更为激烈。我国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人才竞争是关键,而人才的心理素质在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是人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800名男性进行了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中取得较大成绩的20%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距不在于智力和智商,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本世纪国家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明天要去闯世界,我们为他们准备了什么”?这早引起了众多教育者的思考。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自己的身心结构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发展变化,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且相对滞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在学习上感到力不从心,容易出现学习不主动、情绪不稳定、逆反、自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指导,尤其是通过思想品德课进行心理渗透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认识自己,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心理管理能力,让每一个心灵都健康,让每一棵幼苗都茁壮。

二、思想品德课中心理渗透教育的实践尝试

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教育,业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指教师将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和心理教育进行巧妙的融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品质。让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1、通过课堂心理教育目标与教材整合和课内活动进行心理渗透教育。课堂心理教育目标与教材的整合一般通过四个环节来实现,首先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心里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制定心里渗透的目标,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心里体验,最终达到升华目标;课内活动,我们力求多样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我们已采取的活动形式主要有:问卷调查、剖析法、辨论会、心里测验、心理情景剧等等

当然,无论是与教材的整合,还是课内活动,我们绝不是完全抛开课本研究学生的心理,而是要通过渗透教育,力争超越教材,更加有效地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学生张某,过去一说话就脸红,回答问题心理胆怯,性格太过内向,对自己缺乏自信。我就有意让她参加“优点轰炸”、“我唱我秀”、“课堂小辩手”等课内活动,使她逐渐找回了自信,并能积极地参加学校各种演讲比赛,并多次获奖。后来,在我校创建省依法治校的活动中,她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法制长廊”的解说任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创设情境,发掘教材教育影响学生,我们帮助一个又一个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重燃自信,找回了迷失的自我。

2、通过多种形式延伸课堂渗透。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个别心理辅导200余次;开展集体心理辅导30多次,专题讲座20多期,课外活动各班定期举行,各项活动和讲座有声有色。如:“社会调查”、“师生对话”、“热点辩论”等活动就很有成效。通过“青春期揭秘”、“青春期导航”、“青春期发光”、“我们的未来”、“奔向成功”等讲座发现学生们早恋和心里苦涩的东西,更加激发我们去思考学生心理干预措施。

就建立心理咨询室来说,实现了老师与同学、学生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零距离的沟通,该项活动经历了一个学生从不愿说、不敢说到试探说、大胆说、主动说的过程。学生自发组织的辩论会将该项活动推向高潮,也是该项活动取得成效突出的表现,如“中学生要不要远离三厅一台”、“谈挫折”、“谈距离”等等。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了学生情绪、性格、意志及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方面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有的表现为对前途的忧虑、学习的困惑;有的表现为生理方面的苦恼、对异性的困惑、对家庭的漠不关心等;以及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通过该项做法,使每位参与的学生都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答复,我们也从中得到启示:农村较落后的生产力,相对封闭的地域,农村学生家长较低的文化素质和长期外出打工,是学生尤其是空巢学生产生某些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社会环境、学校某些“粗放型教育”等已成为农村学生形成心理障碍的又一成因。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总之,我们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一系列实践活动,抓住优化环境——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训练策略——发展提高等环节,挖掘出思想品德的心理辅导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心理逐步成熟,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及健全的个性。使他们学会了自尊,学会了交往,学会了生活,克服了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等心理障碍,使每一棵幼苗都能茁壮成长。

三、思想品德课中心理渗透教育还任重道远

人是万物之灵,但同时又“人无完人”。尽管很难做一个完善的人,但追求完善始终是人的一种期盼、愿望和理想。一个完善的人,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青少年的心灵非常需要呵护,切实帮助每一个中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的天职,也是当前对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出新的挑战。当你用自己的心去扶平一个受到创伤的心灵的时候,当你得到一个幼稚心灵真切信任的时候,你会得到一种莫名的欣慰和快感!

 “源于点滴,行于心田。”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永久的话题,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进一步探索与时代发展相一致、与学生发展相符合的全新思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心灵都健康,让每一棵幼苗都茁壮”,不断播种希望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