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学校主站 → 高中校 → 走进新课程 → 课改精神
新闻阅读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办法
[日期:2010-09-15]      来源:      作者:
      点击:1274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文件

射中校发(201019

————————————————————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为了确保我校高中校本课程的持续开发和有效实施,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数学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基〔2003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校情,特提出我校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意见。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校文化传统及未来发展规划,立足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立足我校教师的个人特长和我县本土的独特课程资源,遵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规律,体现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依据协调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实际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开发和构建能够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及我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容开放、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目标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加强课程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学校统一安排,既要设置必修课程,又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注重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四)增强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五)推动课程研究、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发展性。校本课程开发要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质量的前提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学生需求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二)开放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充分发掘与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扩展到社区,辐射到社会;从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课程。
(三)地方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素材,提炼出课程开发主题,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独创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紧密结合区域与学校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突出学校特色,尊重学生选择,以满足区域、学校、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五)民主性。校长、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共同体,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与尊重各方面的意见与需求,特别是学生的意见与需求,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民主氛围,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要立足于学生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现提供以下选题供参考:
(一)学科拓展类。如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的奥赛培训。
(二)人文类。如我县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开展子昂诗词的学习研究活动等。
(三)科技讲座类。如地方自然状况、环境保护、科技兴农、生活中的科技、物理知识的应用等。
(四)艺术类。如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泥塑、手工、剪纸、编织、戏剧、表演、文学等。
(五)体育竞技类。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如足球、高脚竞速、武术、体操、跆拳道、棋类等。
(六)心理类。如自强创新、学法指导、就业指导、交往礼仪等。
(七)社会类。如公共安全、新闻采访、地方经济等。
(八)生活类。如摄影摄像、家政服务、植物栽培、应用医学、生活用品小制作等。
五、开发与实施步骤
第一步   组织教师申报开发菜单式校本课程库
激励、组织和引导全校教师(含非高中教师),充分行使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对校本课程进行创造性的、有特色的研究与开发,初步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发展的开放性、选择性、科学性的“菜单式校本课程库”。
准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须提前1-3个月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报告表,其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主要内容目录、课时总量、学分预设等。
第二步   组织对申报课程进行立项审议和评价
老师申报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资源,对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逐项审议和评价。优先立项内容健康、新颖独特的校本课程,特别是下列四类校本课程:基于浓郁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基于师生实情的草根式校本课程、基于学校优势项目的校本课程、基于学科拓展的校本课程。教务处将获得批准立项的校本课程,汇编成《校本课程选修目录与课程介绍》,向学生公布候选(每学期至少公布20门以上的课程)。
第三步   组织学生自主申请选修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最大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候选课程公布后,由年级主任、班主任和申报老师组织学生完全自主地申请选课,原则上有20人以上报名选修的校本课程方可开课。学生填报选修志愿后,学校可根据统计情况,组织申报志愿落空的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报,最后确定正式开课的校本课程。
第四步   正式组织实施校本课程
教务处根据正式开课的校本课程的特点及选修学生人数,集中安排教学课时和上课地点,并依据过程性、应用性、体验性评价原则将其纳入学校常规课程的统一管理。执教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多使用“参与性教学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的选修中,增加体验、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尝试成功。
六、校本课程的管理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及高中年级主任为组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过程管理
1.学生方面
A.学生正式选修后,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走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认真学习,努力发展兴趣,提升技能,实现自我。其修习过程综合表现,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制定标准和评估。
B.学校依据我校新课程学分管理制度,对学生选修校本课程进行学分认定,认定时侧重态度和能力。校本课程的考核考试可采用论文、调查报告、作品、实验、比赛等多种形式,不以单一的笔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其具体修习时间及要求由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分认定程序参照《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其学分认定结果,由任课老师交教务处记入学生的学籍卡,相应材料存入《学生个人档案袋》。
2.教师方面
开课老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性,严谨治学,精心打造自己创设的课程,贯彻执行下列三个制度:
A.课堂点名制——每堂课开课老师都要对选修学生进行点名,严格考勤。
B.教学常规制——校本课程管理常规同于我校开设的国家课程的教学常规管理,开课老师同样要做到“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认真评价、认真反思,不得随意迟到、早退和旷课。每堂课教师都应有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材、自编讲义、教案、媒体素材等),有学生出勤、作业等情况的记载,可随时接受教务处的抽查。校本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事故按国家课程同类教学事故惩处。
C.评价多元制——对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多元评价,注重过程性、应用性、体验性评价,评价主体有学生和家长、同事和领导,注意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师生的发展和校本课程的不断优化。
3.资源方面
执教老师应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时间内,以科学精神,研究与上课互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补充和完善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自成一体的校本课程资源:自编讲义、自制课件、校本教材、其他素材、教学论文等。教学任务完成后,开课老师应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一次深入的反思,撰写专项研究论文,整理和修改讲义或教材,交教务处存档或汇编成册,部分优秀校本教材和论文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特别受学生欢迎的原创性强的优秀校本教材向国家出版社投稿出版。
(三)保障措施
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和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检查、监督和评估,并帮助指导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者、实施者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通过专家引领、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水平。
3.学校应切实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基地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合理配置校本课程所需的各种教学设备、教具等,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4.每学期末学校举行一次校本课程实施总结会,对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给予表彰,充分发挥优秀校本课程的示范作用,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的逐步完善。
5.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设立专项使用经费,支持教师培训、设置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每学期对校本课程上课老师的创造性劳动进行一次集中的奖励,设校本课程课时津贴奖和校本课程开发考核奖。      
2010913
 
 
主题词:校本课程  管理办法
报:县教育局
发:行政会成员,各年级、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档案室